專家庫

上海藥明康德新藥開發有限公司測試事業部 分析服務部執行主任
1998年畢業于蘭州大學化學系,獲化學博士學位,同年前往日本德島大學藥學部進行博士后研究工作,2000至2002在美國伊利諾伊州大學芝加哥分校藥學院從事由美國國家癌癥研究所資助的博士后研究工作,2002年12月被該校聘用為研究助理教授。2004年5月任美國俄亥俄州大學藥學院研究科學家,期間擔任美國國家藥物研究所 (USA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牽頭的國際藥物研究協作組成員,并成為美國國家癌癥研究所資助的“天然產物抗癌新實體的研究及評估”項目組主要成員。 2005至2012于美國施貴寶 (Bristol Myers Squibb) 制藥公司擔任研究員及高級研究員。2012年4月加入上海藥明康德新藥。
蘇博士在國際核心期刊發表論文70余篇及4篇特邀綜述,參與兩部專著的編著并在國際學術會議上發表演講和會議論文70余次/篇。同時擔任天然產物雜志(Journal of Natural Products), 植物化學(Phytochemistry), 農業和食品化學雜志(Journal of Agriculture and Food Chemistry)和有機化學快報(Letters in Organic Chemistry)等國際刊物的審稿人。
蘇保寧博士在天然產物提取分離、結構確定及質量控制以及雜質和降解產物分析、分離和結構鑒定的方法及其在藥物研發和新藥申報中的應用有著豐富的經驗。

沃特世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specialist market development
桑磊 2003年畢業于中國藥科大學藥物分析專業,目前在沃特世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負責超臨界流體色譜以及制備色譜的應用支持,在加入沃特世公司之前就職于羅氏研發(中國)有限公司分析化學部,利用LC/MS,SFC/MS進行藥物化學化合物高通量純化工作。

沃特世公司 首席科學家
Abhijit Tarafder博士是沃特世公司的首席研究化學家。在從事長時間的制備色譜過程的設計和優化工作后,在2010年他移居到美國師從超臨界流體色譜法教授喬治Guiochon博士。他撰寫或合作撰寫過32篇學術論文,其中18篇實在過去4年里關于超臨界色譜技術的。他的論文曾在國際知名期刊和其他出版物被引用超過500次。
法國奧良大學 Assistant Professor in Analytical Chemistry
Caroline West在2002年作為博士生師從Dr. Eric Lesellier就開始從事超臨界流體技術方面的研究。她在2005年作為分析化學助理教授加入了法國奧良大學的有機和分析化學學院。
她的研究興趣在于色譜選擇性基礎領域,不僅在超臨界流體色譜的非手性和手性模式,而且在HPLC。她的工作基本上是致力于改善色譜分離的認識,以便于科研方法的深入發展。為了這個目的,她依靠實驗和化學計量學的戰略方法。她已發表論文50余篇,其中大多數是在超臨界流體色譜領域。

美國輝瑞公司 博士
Tony Q. Yan 現在美國康涅狄格州的輝瑞公司醫藥科學部從事雜質分離領域研究。他在手性和非手性純化和雜質分離方面的藥物研究和開發領域工作了近20年。他1995年從密蘇里大學羅拉校區化學系博士學位畢業。

美國Takeda公司 總監
Lu Zeng目前是位于加利福尼亞州圣迭戈的武田加利福尼亞公司的分析化學和生物分析部門的總監。他在中國北京醫藥大學獲得了天然產物化學的博士學位,和在美國印第安納州普渡大學做了2年的博士后研究員。他一直致力LC/ MS和SFC/ MS技術相關的新的分析技術的發展,和在制藥業藥物發現和開發領域的應用。他的主要成就包括質量定向LC / MS純化,并行多通道LC / MS和并行(索引)噴霧質譜高通量分析/檢測,智能并行SFC / MS法手性方法開發和優化,2D LC-LC / MS和2D的SFC-SFC/ MS對于復雜藥物樣品的分離等方面的研究。在參加加州武田公司之前,他曾在多個圣地亞哥地區生物技術,制藥和生物制藥公司工作,如Syrrx公司,紅杉科技公司和組合化學公司。他是超過80同行評審論文的作者和合作作者以及2項美國專利的發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