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速遞!舊金山生物醫藥專題研討會
發布時間:2018-01-18
美國生物醫藥市場商務拓展和投資及前沿技術熱點培訓研討會(Workshop),1月8日-9日在舊金山舉行。在眾多JPMorgan 外圍活動中,約40+專業人士到會進行了深入的研討,19位特邀嘉賓干貨分享。本次研討會場地由高蓋茨律師事務所的熱情贊助使用,世易科技(eChinaChem)首席執行官-呂明華先生和副總裁-江波女士,分別主持了兩天的研討會。
1月8日研討會分享嘉賓
模塊#1: 美國商務拓展和投融資核心能力培訓:怎么挖掘鉆石并帶回家?
● 講師:紀曉輝博士
禮來亞洲基金風險合伙人;科望醫藥CEO;原羅氏商務拓展全球副總裁
● 講師:沈振海博士
NewBay醫藥首席執行官;前美國基因泰克生物公司全球科研合作總監
● 講師:包駿博士
珅奧基首席商務官;前葛蘭素史克GSK全球商務拓展總監
● 講師:張鍵博士
北美華人生物醫藥協會會長;前Thermo Fisher兼并購總監
模塊#2: 美國商務拓展和投融資深度能力培訓:成功在于細節
● 講師:李秀艷博士
PharmaSynergy公司創始人和首席執行官;前強生創新合作戰略聯盟總監
● 講師:陳大東
BFC公司創始人和管理合伙人
● 講師:姜永華
普華永道美國并購咨詢部董事總經理
● 講師:廖彥銘
美國高蓋茨律師事務所K&L Gates全球合伙人
1月9日研討會分享嘉賓
模塊 #3: 美國生物醫藥市場技術熱點培訓
● 講師:黃濤博士
千驥資本風險合伙人
● 講師:Andreas
Open Medicine Institute 創始人
● 講師: Allan May
美國生物天使投資協會主席,美國Emergent Medical Partner風險基金創始人, 美國Woodside 醫療管理中國孵化器合伙人
● 講師:王秉中博士
美國Refuge Biotech公司創始人總裁
● 講師:路經緯博士
美國Eureka Therapeutics公司高級分析師
● 講師:廖國春博士
美國IDbyDNA生物公司創始人總裁
模塊 #4: 全球兼并購案例現身說法
● 講師:葛東亮博士
美國Apostle公司創始人總裁;前百家匯總經理;前吉利德科學公司生物信息總監
● 講師:黎兵博士
復星醫藥控股副總裁兼董事總經理;前美國華平基金董事總經理;前葛蘭素史克中國事業部總經理
● 講師:張遠鑫博士
人福美國投融資總經理;前廣州云康集團(原達安健康集團)北美商務發展總監;前香港麥迪舜集團高級副總裁
● 講師:劉誠博士
Eureka Therapeutics創始人總裁
● 講師:邵曉文博士
Bio-Techne中國執行總經理和董事長;美國雅培公司投融資兼并購資深總監
精彩匯集
● 紀曉輝博士演講了跨國公司BD商務拓展經理尋找和衡量交易的方式和標準,和對中國公司爭取跨國公司做成功交易的建議。
● 沈鎮海博士談了跨國公司簽約后,商務拓展經理怎么定期評估考核供應商和合作伙伴,和對中國公司與跨國公司保持長期合作和持續續約的建議。
● 包俊博士介紹了跨國公司商務拓展經理評估生物醫藥項目的多種估值方法,模型,和技巧,和對中國公司與跨國公司談判中獲得最佳項目價值和價格的建議。
● 張鍵博士介紹了跨國公司商務拓展經理評估醫療器械和體外診斷項目的多種估值方法,模型,和技巧,和對中國公司與跨國公司談判中獲得最佳項目價值和價格的建議。
● 李秀艷博士認為,中國企業相比于歐美跨國公司,普遍不重視對海外兼并購項目和目標公司的完全細致盡職調查,經常導致項目收購價格過高和風險過大。Cheryl從10個方面55個子項深度具體解讀中國公司怎么對歐美授權或購買ANDA產品做充分盡職調查,包括系統評估核查公司結構,廠房,團隊,工會,藥證,技術轉移,代工。
● 陳大東先生分享了再鼎醫藥五個人的團隊短短三年時間就在美國上市,百濟神州市值已經高達45億美元,他們都是從海外引進新藥項目的典范。David以資深精品投行經驗和豐富生動實際操盤企業案例,深度解析跨境晚期新藥引進的成功因素。
● 姜永華先生分享了美國醫療健康行業的全局、現狀和挑戰并介紹了在美國進行企業并購投資及盡職調查的流程和最佳實踐。最后他還進一步分享了有關對美國醫藥企業進行財務盡職調查的關鍵考量。
● 廖彥銘先生指出醫療和生命科技跨境并購現在成為熱點,但是很多中國企業走出去執行失焦是忽略法規稅務細節而吃了啞巴虧。Ian對于中國生物醫藥公司海外擴展戰略中遇到的法律及稅務問題做了深度分析和建議了實用的法律稅務解決方案。
● 王秉中博士用手機技術做對比深入淺出為大家講解了細胞療法和CRISPR 兩大熱點技術, 同時進一步描繪了這兩大技術疊加后在癌癥治療里的應用前景。
● 路經緯博士把最近進展極快的細胞療法Car-T技術從科學技術角度講深講透, 讓與會者真正了解這類技術突破為什么會帶來最終征服癌癥的希望。
● 基因測序技術正在走向成熟, 廖國春博士重點介紹了利用這個工具來準確診斷感染源, 想要知道治病菌是哪個, 醫生不用再猜猜猜。
● 葛東亮博士分享近十年職業成長史的小故事, 真是和中美生物技術行業的變遷緊密相連吶。
● 黎兵博士領導的復星團隊成功收購/投資多家海外公司, 榮光背后甜酸苦辣聽他一一道來。
● 劉誠博士生動有趣地給大家介紹了他的曲折創業路。創業初期是趴在地上辦公后來花了5美元買了個舊椅子10美元買了個舊桌子。公司最窘迫的時候賬戶沒錢了,不過核心員工仍然在,他說“發揮南泥灣精神一手拿槍一手插秧“做外包賺錢堅持下來,終于在CART領域取得突破。去年初融資6千萬美金,2018年計劃在納斯達克上市,劉誠也在我們研修班收獲了很多粉絲。
● 邵曉文博士有豐富的投融資經驗,累積操作的案子金額有數十億美元,去年操盤花費3.3 億美元收購 Advanced Cell Diagnostics。她和我們分享了她的經驗總結和獨到見解。
用圖像記錄研討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