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臨界流體色譜的研究進展
發布時間:2015-11-17
超臨界流體色譜作為氣相色譜和液相色譜的有力補充可用于熱不穩定和低揮發性物質的分析分離和制備,也可用于超臨界流體中分子間相互作用的研究。本文從色譜的流動相、固定相、檢測系統及應用幾方面綜述了超臨界流體色譜近年來的研究進展。
超臨界流體色譜(supercritical fluid chromatography , 簡稱SFC) 是指以超臨界流體為流動相,以固體吸附劑(如硅膠) 或鍵合到載體(或毛細管壁) 上的高聚物為固定相的色譜?;旌衔镌赟FC 上的分離機理與氣相色譜( GC) 及液相色譜(LC) 一樣,即基于各化合物在兩相間的分配系數不同而得到分離。SFC 始于20世紀60年代 ,直到20世紀80年代早期開發成功了空心毛細管柱式SFC ,應用于分析領域。由于流動相的使用量很小,因此使得流動相的使用范圍得以擴大,甚至一些有毒的、貴重的流體被用作流動相。隨著微柱高效液相色譜(HPLC) 的發展,出現了填充柱式SFC 。這類色譜采用HPLC普遍使用的柱子和填料,根據流動相的特點,由HPLC 改裝而成,成功地用于分析某些熱敏性、低揮發性、極性化合物。對于填充柱式SFC ,其樣品的分離和收集被認為優于毛細管GC 和HPLC。由于超臨界流體的高擴散性和低粘性,使分離速度加快,同時由于密度的變化可直接影響流動相的溶劑化能力,因此可通過改變影響密度的因素(如壓力、溫度等) 較容易地使欲分離物質從流動相中分離出來,收集起來。因此,填充柱式SFC 不僅可用于物質的分析, 而且在此基礎上發展了制備型SFC 。